查看原文
其他

古稀老人手绘8幅长宁历史地标!你去过几个?

杉杉 中山公园周到 2022-05-13

记得去年那位在纸巾上绘制战“疫”故事的古稀老人——吕渲吗?(传送门)


疫情暴发初期,来自长宁周家桥街道的吕渲,运用自己的绘画才能在纸巾上作画,记录这一段令人紧张却也难忘的时光。所作的21幅战疫纸巾画,更是被长宁区档案馆收录,成为宝贵的历史记录。

今年,为迎接建党百年,吕渲从四月上旬开始就亲自走访了长宁8处历史文化旧址参观学习,现场手绘革命旧址。


“作为一个党员,我虽然退休了,但不能褪色,不忘初心。以绵薄之力,用绘画来为共产党庆生,对自已也是一次学习实践。”吕渲说道。

8幅画听起来不多,但吕渲也画了将近一个月。为了抓紧完工,喜欢到处逛的他连“五一”小长假都没有出去玩,沉浸在绘画当中。


为了画好每一处旧址,古稀之年的他每一处旧址都去了几次,拍照带回家画或是现场写生,一幅画时间长的耗时两天,短的耗时一天,画完还会回过头想想有没有什么地方能画得更好。

5月6日,小长假刚过。8幅充满着长宁文化气息的庄严红色革命旧址手绘作品,在吕渲的画笔下诞生了。一起来欣赏一下吧!


#1

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

江苏路389弄21号

1947年5月设于此。中共中央上海局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派驻在上海,管辖长江流域、西南各省及平津部分党的组织与工作,必要时指导香港的秘密领导机关。


#2

《布尔什维克》编辑部旧址

愚园路1376弄34号

现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。曾是中央早期机关刊物《布尔塞维克》编辑部旧址,1988年10月,《布尔塞维克》编辑部旧址被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,并向社会开放。


#3

路易•艾黎故居

愚园路1315弄4号

路易·艾黎是新西兰作家、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,他在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。


#4

中西女塾旧址

江苏路155号

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,是所闻名遐迩的百年名校,积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,而今才女的摇篮,宋氏三姐妹都曾在此就读。学校前身是188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圣玛利亚女中和1892年基督教南方监理公会创办的中西女中。


#5

复旦公学旧址

华山路1628号

1905年,教育家马相伯与于右任创办复旦公学。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,复旦公学大学部中文系主任邵力子亲自敲响校钟,号召声援北京学生,学生会派出同学联络全市80多所大中学校成立了上海学生联合会,通电声援被捕的北京学生,复旦学生成为上海五四运动的先行者和骨干力量。九一八事变以后和解放战争时期,复旦中学先后建立了共青团和共产党的地下组织,领导学生运动。


#6

钱学森故居

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111号

原本是钱学森母亲章家的产业。1955年,钱学森回国后,曾居住在此。


#7

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

万航渡路2036号

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党发展社会平民教育。中共上海市委指示,以办民校为主要形式,积极扩展农村阵地。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就是当时众多夜校之一,学员大多是纱厂工人,成为工人运动指挥所,这里培养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,都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和地区开展了党的工作、作出了成绩。


#8

护航号绿皮火车

长宁路1120号

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正是乘坐沪杭线火车到嘉兴南湖完成了一大议程。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铁路公房小区,居住的多为铁路职工及其家属。街道在推进团市委、团区委“青年规划师进社区”工作中,选取此处设计了“绿皮火车”,2019年底开始施工,后命名为“护航号”。


于吕渲而言,无论是在纸巾上还是在画纸上,他的心中永远流动着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,他也会继续带着这份热爱创作更多有意义、有趣味的绘画作品。


这些红色革命旧址你去过哪些呢?

>>>>>>>


文字|岳敏

图片由吕渲提供

编辑|黄吉

本文为中山公园周到原创编辑

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违者必究
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👉 疙瘩吃客|专注牛羊肉26年,江苏路这家店的肉来自自家牧场!

👉 荔枝上市2元一颗?宣化路这家水果店只要6毛!

👉 2021,我们邀请100位新华人来“话初心”!

👉 长宁菜场猪肉价连续回落,最高每斤降价13元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